目前距离全天候AI显然还有
Meta CTO Andrew Bosworth也曾表达了类似的愿景:“未来眼镜将会拥有功耗足够低的传感器,它能够检测到触发意识的事件,从而触发人工智能,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梦想。”很长的路要走,这是值得未来持续努力的重要方向。 如今的AR眼镜类产品续航普遍在小时以内,而Meta Lens 表现会稍好,达到了-小时。为了解决全天候使用的问题,Ray-Ban Meta等产品采用的是结合充电盒补电的方式,而Ai Pin则设计了电池外置磁吸方案,可进行快速换电。 图源:Meta 三、潜在的问题:算力、隐私与产品形态之争 无可否认,AR眼镜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,反映在出货量上,AR产品国内只有数十万台区间,远不及智能眼镜的零头;反映在产品形态方面,其仍处于探索期,产品百花齐放,如包含了分体式、一体式方案,其中又涉及了观影、信息辅助、拍摄等场景的探索。 AR眼镜仍未成熟,发展路上仍需 澳大利亚 WhatsApp 号码数据 要解决诸多问题: 算力问题 以一体式AR眼镜为例,其搭载的主处理器芯片种类颇多:如INMO Go搭载的是炬芯科技ATS芯片、雷鸟X搭载的是骁龙XR、MYVU探索版搭载的是骁龙SW等。 高通于去年发布了专门面向于AR眼镜的最新芯片平台骁龙AR,这是一款低功耗芯片,并且采用第三代Hexagon NPU,支持终端侧部署视觉搜索、实时翻译等AI能力。
https://lh7-us.googleusercontent.com/u7nug2ZJAZa32EmwIAjwj4xdTqvrc9qJao03mnstViiXSFGx5B7rqRdeeWPAShLjjlAf8Q0jcUMV75KEujwJ8nr9l1kITI-r59avKl9ZYtlwo6C04qFZesQPXhGrMliPLMO1bK17d8mmJa43uo5Dy-A
目前Ray-Ban Meta以及雷鸟X Lite已经搭载该处理器,不排除今年会有更多眼镜产品采用该方案。 不过另一边,伴随着高通XR Gen 以及AR的发布,我们也可以预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头显以及眼镜设备功能的分野:头显具备更强的性能,用以支撑更复杂的游戏应用体验,而AR眼镜(特别是一体式AR眼镜)则会更聚焦于AI信息辅助、拍照等轻量化玩法。在算力薄弱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引入具有庞大参数的AI模型会是一大考验。 图源:高通 隐私问题 早在十多年前Google Glass推出时,社会各界便开始对“挂在眼前的摄像头”这一类产品感到警惕。
頁:
[1]